您所在位置:
首页 > 检察文化 > 文学作品 > 正文
文学作品
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

永远的乡村

时间:2022-11-30 17:03:43 来源:陇西县院 魏艳红  作者: 点击数:

君山脚下、渭水河畔,该怎么形容乡村呢?是一座又一座或高或低走不出的山?抑或时清时浊不干涸的泉?是一条条走不完的羊肠小道?或是阡陌纵横望不尽的山岚田野?我总觉得,如果你想知道春花怎样热闹地开满山坡,夏日的白云太阳有多悠闲远阔,秋色如何渲染成一幅幅绝美的油画,冬天的村庄有多么静谧祥和,就去乡村吧!且不说那有花有草的田园农舍,诗情画意的乡村景色,绿色健康的农家小菜.....单是小村里远离喧嚣与繁华的安静闲适,亲切温暖的泥土气息和生机勃勃的连绵绿意,也是令人神驰向往的......

所谓故乡,就是我们渴望而又回不去的地方,对于每个走出大山的孩子来说,从上大学的那天起,家乡再无春秋只有冬夏。当少年不再年少,儿时的童趣,就成了字里行间跳跃的印记,历历在目。久违了房前屋后盛放的杏花,田埂上一树树、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,五彩缤纷、绚丽多彩的秋色,寒冬腊月晶莹剔透的冰凌柱,再高的像素,也拍不出这种极简极静的美。图片、视频和极尽的形容词,也只能传递瞬间凝固的美,但那种置身其中熟悉的味道,就只能在日后无数个漫长的等待中,发酵成一种不可言说的感觉。对于我这只家雀儿来说,七年求学历程的终点,是一场不遗余力地返程奔赴,为了终会年迈的父母公婆?为了熟悉温暖的乡音乡亲?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有个安稳的地方落脚?无论为了什么,我终究是回来了,一如一只疲惫的倦鸟,七年时间从黑龙江到甘肃,从兰州到陇西,每一个阶段都在离家更近一点。乡村生活总是闹中生静、俞闹俞静。不同于车水马龙、霓虹闪烁的城市,睡在乡村的老屋里,清晨在公鸡打鸣声中醒来,耳边传来一阵一阵时急时缓的狗吠,屋檐上是叽叽喳喳不肯离去的鸟儿,地上懒懒地撒着欢儿的花猫,时不时地:“喵、喵、喵”,睡眼蓬松中披衣出门,大门外鸡群正昂首阔步、叽叽咕咕地晨练,山的那边缓缓升起的太阳,把一缕缕金辉映在四方格的窗子上,邻居老爷爷在远处的山坡上,把着犁扬着鞭,扯着嗓门赶着老黄牛来回犁地,这时的我,最喜爬上屋后的那座山,俯瞰日头映在低低矮矮的土墙上,耕者在纵横田野间劳作,眼底袅袅炊烟、鸡鸣狗吠、牛羊成群,这嘈杂的、热闹的、忙碌的景象,反而让人觉得宁静和舒坦。

春天,万物苏醒,触目所及,感觉一切都蕴含着希望。地里的小草嫩黄嫩黄的,柳芽在柳枝上静静地分开几瓣。天空中的柳絮、杨絮开心地飞舞,然后夹杂着山桃花瓣,落了满地的白,似冬日里被暖阳晒过的那场雪。山地里的野菜也开始发芽了,荠菜、苦菜、车前草,野蒜、香椿、蒲公英,提上柳枝编织的小篮子,春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呢。夏天,有山有水,偏僻的乡村宛如世外桃源般,繁茂的植物分去不少暑热,晴朗的天气,令人沉醉。草木尽情生长,满世界都是青绿,融融的和风催发着麦子生长,空中弥漫着麦苗浓郁的气息。绿阴已成,幽草碧碧,简直比那百花盛开的春天更令人喜爱啊。秋天,天高云淡,是一个丰收的季节。清晨一层薄薄的雾笼罩在村子上空,太阳一点一点升起,阳光照射大地。丰收的乡村,与庄稼一起成熟,农民半年的等待和盼望便是秋收,金黄的玉米棒子从秸秆上扯下来,耕犁翻出带着泥土的洋芋,晨曦婆娑安静的农家小院儿里,夕阳映在奶奶牛皮纸般的肌肤上,她一双山壑般的粗茧厚手,正熟练地剥着苞谷,妈妈把红彤彤的辣椒腌制成辣椒酱,连同半袋子洋芋、杂面放进我的。冬天,万物萧瑟,是清冷寂寥的季节。村庄在冬季,像一个长长的、安的梦。一到冬天,村庄里大多数老人便提着小板凳儿,靠着土墙向阳而坐,静静地一坐就是一整个午后。最爱土炕那个热乎乎感觉,到了饭点,妈妈把矮炕桌摆在炕上,一盘盘家常菜也先后上了炕,一顿饭的时间,蒙着塑料的窗户上梦幻般的冰凌花,就慢慢晕染开来,雨水般地往下流。每当这个时候,我总能想起那句:“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”!

我生在乡村,长在乡村,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总为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着迷,在沉寂缠绵的山岚中平静,被淳朴善良的乡土乡亲治愈。也是这纯净、透明、坦荡、空灵的乡村,赋予食物和勤劳的意义,家的意义,待客取物的意义……也教会我善良和勤奋,笃定和坦荡,使我懂得爱、希望和幸福……

关闭